网站无障碍 关怀版 无障碍客户端 @isc.org.cn

当前位置

首页> 新闻动态> 行业资讯

“黑网吧”悄然进农村存安全隐患

2013年06月25日 15:21

    暑期即将来临,记者最近在基层采访时发现,曾经一度在城市里红火经营的“黑网吧”,现在开始进村入户,在广大农村地区找到了生存的土壤,并迅速滋长蔓延。

  脏乱小差,安全隐患大

  近年来,由于城市加大查处打击力度,“黑网吧”纷纷向广大农村地区转移,无论是在各个乡镇的集镇站所,还是在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小区、出租民房,甚至理发店、小超市内,都不难发现这些“黑网吧”的身影。

  记者在不少地方采访发现,网吧内“禁止未成年人进入”的标语形同虚设,电脑前坐着的都是中小学生,一些网吧为方便中小学生上网,甚至开面包车到学校门口去接人。许多网吧根本没有执行实名制上网的规定,学生无需身份证就能随意上网。

  “黑网吧”经营者往往对上网人员管束不严,根本不安装不良信息拦截软件,甚至主动提供含有不良内容的网络链接和视频文件。

  多数“黑网吧”存在“包夜”通宵经营现象,有的在顾客达到一定数量后采取关门反锁等方式防备执法,造成安全隐患。

  一些“黑网吧”卫生状况堪忧,用“脏乱小差”形容一点不为过:孩子们在里面可以随便抽烟、吐痰;门口没有任何标识,房间里用木板隔出厕所和休息室,只有一个出口,没有设消防通道,房间内十几条电线和数据线裸露纠缠在一起……

  严卡源头,根除“黑网吧”

  据了解,供需矛盾突出,违法成本低,查处打击艰难,是农村“黑网吧”泛滥的三大主因。

  由于网吧管理实行总量控制、严格布局,一些经营者无法通过审批获得经营资格。与此同时,农村上网需求日益加大,尤其是一些流动人口多、加工制造业繁荣的乡镇街道和城郊。而正规网吧数量少且人满为患,很多孩子无网可上,为“黑网吧”提供了滋生和获利空间。

  在农村经营“黑网吧”风险低、收益高,也让许多不法商家铤而走险。据工商部门介绍,农村“黑网吧”经营场所大部分是居民住房,面积二三十平方米,电脑二三十台,收费每小时两三元。

  此外,由于执法部门人财物力有限,查处打击力度弱,一些“黑网吧”被查处关停多次,依然原地重开。

  针对我国农村地区的特点,整治“黑网吧”还需要建立和完善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和联动执法机制。一些基层执法人员向记者反映,虽然很多“黑网吧”是以私人名义向电信部门申请账户,但通信管理部门通过对网络流量的监测很容易发现“黑网吧”的踪迹。

  记者还发现,一些职能部门在执法过程中,不同程度存在“放水养鱼”现象,造成这些地方的农村“黑网吧”屡禁不止。这些部门应当加紧自查,坚决杜绝以罚代管、只罚不管,为农村社会和留守孩子创造一个洁净的上网环境。

 

 

 

  (编辑:Jesse)

 

 

 


 

2011-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6316号 版权所有:中国互联网协会
技术支持:北京圣明慧力科技有限公司